SBXNY-ZC-21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与控制一体化教学实训系统
一、产品简介
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与控制一体化教学实训系统选用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控总成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传动系统、工况模拟系统真实材料制作的实验实训台架,可完成电力驱动及传动系统相关的实验实训内容。动力高压电源由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实训台提供。适合于各类院校对电力驱动及传动系统等理论和维修实训的拆装与维护、结构与原理认知、系统操作、功能动态演示、故障检测与诊断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各主要部件安装在实训平台上,保留原车电气连接方式,断电后可方便拆装,训练拆装线束与器件,掌握系统零部件拆装和安全保护要点。
2.动力高压配电箱与高压电控总成上盖采用透明5mm有机玻璃改装,清晰观察内部控制元件。
3.高压电源由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实训台提供,与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实训台连体工作,配套连接电缆线,保留原车连接方式。
4.传动轴输出端两侧安装原车制动器(包含电子真空液压制系统)与磁粉制动器工况模拟系统;模拟车辆负载系统,通过调整两端负载大小,展示电驱动传动系统不同工况下(启动、加速、匀速、减速、停车、爬坡等)电流和电压等数据变化规律。
5.安装有真实可运行的电力驱动及传动系统(包含电机与控制器、变速器、电子真空液压制动、传动等系统),展示电力驱动及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动态演示电力驱动及传动系统工作过程。
6.安装有诊断座接口,可连接专用或通用型汽车解码器,对电控系统进行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读取数据流等自诊断功能。
7.多功能仪表实时显示车速、电压、档位、电流、电池状态参数等。
8.面板采用4mm厚铝塑板,立式安装面板UV平板喷绘打印有彩色完整标准系统图板;学员可直观对照图板和实物,认识和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
9.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系统电路元件的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频率信号等。
10.安装故障模拟系统,能实现低压电路系统故障设置及诊断排除,可设置常见故障的设置及考核故障点15个。
11.设备框架采用40mm×40mm和40mm×80mm两种一体化全铝合金型材搭建,耐油耐腐蚀并易于清洁,台面宽40CM,经久耐用不生锈,带4个带自锁装置万向脚轮,便于移动。
12.配套实训(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包含工作原理、实训项目、故障设置及分析等要点说明。
13.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急停开关、机械式电源总开关、维修开关、转动部位防护保护罩、高压安全防护装置与警告提示。
三、技术规格
1. 外形尺寸(mm):平台1850*1300*1400(长*宽*高),检测台1500×700×1700(长×宽×高);
2.面板外形尺寸(mm):1448×940mm(长*宽);
3.移动脚轮:100*60mm;
4.工作温度:-40℃~+50℃;
5.高压动力母线电源:DC604.8V;
6.低压控制工作电源:DC12V;
7.高压电控总成:四合一(含电机控制器模块,车载充电机模块,DC-DC转换器模块,高压配电模块);
8.永磁同步电机:BYD-2217TZB. 最大功率160 k W;
9.变速箱:总传动比:9.342一级传动比:3.158 主减速传动比:2.958;
10.模拟工况负载装置:磁粉制动器:PBS-50(带可调张力控制器),额定转矩:50N.m;
四、实训(实验)项目
1.电机及控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2.高压电控总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3.档位控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4.电子油门踏板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5.电机控制器工作过程直流母线电压和三相交流电压变化关系。
6.电子油门踏板角位移信号与驱动电机功率之间控制关系。
7.制动能量回收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8.电驱动传动系统 理论和维修实训。
9.电驱动传动系统 结构与原理认知、功能动态演示、故障模拟与考核、故障检测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
10.电驱动传动系统 保养与维护。
11.电机冷却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实训。
五、基本配置(每台)
(比亚迪e5 EV450纯电动汽车) 高压电控总成、主控制器总成(电机控制器等)、网关控制器、档位控制器、刹车踏板总成、电子油门踏板、电机带传感器附件总成、电机冷却系统、变速箱总成、传动轴总成、前轮左右制动盘总成、DC-DC模块、磁粉制动器(BS-20(带可调张力控制器,额定转矩:20N.m 许用转速:1500r/min)、制动系统(左右前轮系统及控制附件)、电子真空液压制动系统、急停开关、一体化全铝合金型材搭建的移动台架(1500×700×1700mm ,带自锁脚轮装置,带安装检测端子的原理面板1448×940mm)、故障考核系统、设备操作说明书。
系统设计依据要求:
系统依据《新能源汽车故障检修与保养教材》标准,采用多媒体课程演示技术研制,以直观、生动的动画、视频等形式对故障检修和保养工艺进行说明讲解,以实现对工艺标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1:
1.车辆无法启动故障的出现原因:车辆上电启动工作原理;车辆无法启动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2.车辆无法启动故障的排除方法:车辆无法启动故障处理流程;注意事项;车辆无法启动故障检测方法(整车控制器端ST启动信号;中央控制保险盒ST保险;点火钥匙启动;三合一预充控制电源(#941)使能;预充继电器控制#1815(J10);EVCY输出#8105预充控制24V;预充接触器是否正常工作;预充接触器前后端电压是否正常;检查动力电池总电压,检查预充电阻,50欧姆;三合一主接触器控制信号#917;主接接触器控制继电器#1813(J11);主接触器是否正常工作;)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2:
1.除霜机不工作故障的出现原因:除霜机的工作原理;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除霜机不工作故障的排除方法:除霜机不工作故障处理流程;除霜机不公的故障检测方法(除霜机高压输入端电压;除霜机高压保险通断;除霜机高压接触器电压;除霜机接触器线圈控制电压;使能控制保险电压;除霜使能开个电压;除霜机温控开关电压;除霜机风机端电压;除霜机保险电压;除霜风风机开关电压;除霜风机电机电压;除霜机加热器电阻阻值;)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3:
1.BMS不工作故障的出现原因:BMS主控板工作原理;BMS不工作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2.BMS不工作故障的排除方法:BMS不工作故障处理流程;BMS不工作故障检测方法(BMS主控板工作电源;蓄电池电源24V;BMS控制线路及接插件;仪表有无动力电池信息;BMS主控板CAN线电阻,仪表CAN线电阻;BMS主控板工作状态);故障修复;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4:
1.BMS通讯故障的出现原因:电气工作原理;BMS通讯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BMS通讯故障的排除方法:BMS通讯故障处理流程,BMS通讯故障检查操作(BMS正常工作;BMS工作电源;仪表继电器;仪表电池保险;BMS通讯线;BMS主控与仪表线束;BMS工作状态;BMS主控板内部故障;仪表显示动力电池信息)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5:
1.无法充电故障的出现原因:电动汽车的充电原理;无法充电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无法充电故障的排除方法:无法充电故障处理流程,无法充电故障检修方法(BMS主控工作电源;充电仪表继电器;充电机24V;充电常电保险;BMS主控与充电机通讯;BMS通讯线束;故障修复;充电接触器;充电继电器;充电接触器;充电接触器保险;)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6:
1.电机通讯故障的出现原因:电机通讯工作原理;电机通讯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2.电机通讯故障的排除方法:电机通讯故障处理流程;注意事项,电机通讯故障检测方法(电机控制低压电源输入端电压;中央电器盒保险;电机控制器低压电源插件;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通讯线路对车体阻值;电机控制端插件与整车控制器插件、线;CANAH、CANAL通讯终端电阻阻值及电压值;测量整车及电机控制器端CANH、CAHL之间电阻值;CANA1与CANNA2分别对地电压值约2.3V;电机控制器内部电源、通讯控制电路板;)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7:
1.空调电器故障的出现原因:空调电器的工作原理;空调电器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空调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空调电器故障处理流程;空调电器故障处理方法(空调控制器面板端电压;保险盒空调低压保险;空调中央保险电器盒;DCDC输出保险100A;压缩机控制器控制端电压;压缩机控制器电源保险;压缩机控制器电源继电器;AC开关的通端;空调压缩机动力电源;空调高压保险30A;压缩机控制器动力输出电源;)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8:
1.绝缘报警故障的出现原因:电控原理;绝缘报警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绝缘报警故障的排除方法:绝缘报警故障处理流程,绝缘报警故障处理方法(动力电池组总正总负绝缘阻值;动力电池箱高压连接线、插件;单个动力电池包绝缘阻值;三合一控制器绝缘阻值;接触器输入回路、控制元件;接触器输出回路、控制元件;各负载绝缘阻值(含输入线路),负载回路、包括电源输入线;)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教学任务与内容要求9:
1.DC/DC故障的出现原因:DC/DC工作原理;DCDC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注意事项;
2.DC/DC故障的排除方法:DC/DC故障处理流程;DC/DC故障处理方法(DC/DC转换器高压输入端电压;DC/DC接触器;DC/DC高压保险;NTC热敏电阻;DCDC转换器低压控制电源(使能#199);仪表与前仓线束转接头;DC/DC转换器输出端电压;更换三合一;正极低压保险;正极与低压蓄电池连接点;)
3.故障恢复的判断标准:修复判定
系统技术路线要求
在教学设计上,每个单元精心设计了故障的出现原因,排除方法,判定标准等内容,在媒体设计上,以动画和视频技术为主,以更好地实现情境性与过程性。以便操作者循序渐进地得到训练。
本系统做到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操作与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情景性、过程性。